News Center
我们愿做影像文化的传播者
在这个月小米su7u的发布会上面,雷军一夜之间成为中国首富,成功变现52亿充分证明了在流量碎片化的短视频时代,企业家的个人形象正从幕后走向前台,成为品牌与用户之间的核心连接器。从雷军、董明珠到余承东,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通过短视频打造个人IP,不仅实现了品牌声量的指数级增长,更在用户心智中构建了“人即品牌”的超级信任资产。这一现象背后,暗含着新商业时代的三大底层逻辑。
一、注意力稀缺时代,IP是最低成本的信任入口
短视频重构了信息传播路径,用户注意力从“品牌符号”转向“人格化内容”。创始人通过短视频展示创业故事、技术理念甚至生活日常,将抽象的企业价值观转化为具象的情感共鸣。如董明珠在直播间直言“格力核心技术就是我的底气”,使品牌溢价提升18%。数据显示,用户对创始人IP的信任度比企业账号高3.2倍,决策周期缩短40%。当消费者面对海量同质化产品时,愿意为“看得见的决策者”买单。
二、内容即渠道,IP打破流量困局
传统广告投放成本持续攀升,而创始人IP可通过“内容种草-私域沉淀-精准转化”实现闭环。余承东通过视频号直播讲解芯片技术,将专业术语转化为“攻克卡脖子”的故事,带动华为Mate系列预约量激增35%。这种“人格化内容”的传播效率是硬广的5倍,且能持续激活微信生态的社交裂变。更关键的是,创始人IP自带“破圈基因”——雷军一句“Are you OK”衍生出千万级UGC内容,相当于节省2亿元营销费用。
三、人格即壁垒,IP沉淀长期品牌资产
在用户注意力转瞬即逝的短视频平台,唯有持续输出价值观才能构建护城河。乔布斯通过200余场演讲将“创新偏执”刻入苹果基因,雷军15年坚持输出“极致性价比”理念,使小米用户复购率提升22%。创始人IP的本质是“时间复利”,当企业家持续输出专业观点、行业洞察,用户会将对其个人的信赖转化为品牌忠诚。正如周鸿祎所言:“创始人IP不是作秀,而是战略级信任储备”。
在这个“万物皆媒介,人人即IP”的时代,创始人IP早已超越营销范畴,成为企业战略的核心组件。它不仅是流量的放大器,更是品牌价值观的体温计——当用户为创始人的真诚鼓掌时,企业的产品已悄然完成从“交易对象”到“信任载体”的进化。正如商业观察家所言:未来十年,不会用短视频讲故事的创始人,终将困在流量孤岛。
备案号:粤ICP备2024256936号-2 版权所有: 广州合创时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